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愛國教育 >保家衛(wèi)國的民族英雄 > 第十一章 黑旗名帥——劉永福
第十一章 黑旗名帥——劉永福
作者:劉加臨   |  字數(shù):12153  |  更新時間:2015-03-27 14:45:48  |  分類:

愛國教育

簡述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本名義,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雇工出身,原為廣西天地會領(lǐng)袖,1865年起義失敗,受清政府鎮(zhèn)壓,率300人出鎮(zhèn)南關(guān)(今友誼關(guān)),在中越邊境保勝一帶,開辟山林,聚眾耕牧,號“黑旗軍”。劉永福“膽氣過人,重信愛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劉永福率黑旗軍駐越南二十余年,與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zhàn)爭,并幫助越南政府抗擊法國侵略軍,“一戰(zhàn)而法法駙馬安鄴授首,再戰(zhàn)而李威呂分尸,三戰(zhàn)而法全軍焚滅”。因成功抗擊法國的侵略而聞名中外。甲午戰(zhàn)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臺灣割讓后,擁立巡撫唐景嵩為臺灣民主國總統(tǒng),自稱大將軍。同年6月自立為大總統(tǒng)。

生平

道光十七年(1837年)10月10日,劉永福出生于廣東欽州縣古森垌小峰鄉(xiāng)(今屬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父親系土生土長的博白人,后因饑荒攜全家遷徙到廣西防城港防城區(qū)那良古鎮(zhèn)。父親除務農(nóng)外,靠蒸酒散賣和行船干雜活積攢下些微家業(yè),勉強糊口。

劉永福

劉永福天資聰穎,善于動腦筋,很小就學會了一些謀生的本領(lǐng)。5歲時,他就能自制釣魚桿,在離家不遠的小河里釣魚,為自家的飯桌增添“鮮味”。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劉永福8歲時,父親經(jīng)營小生意破產(chǎn),合家遷徙至廣西上思州平福新圩八甲村,幫助堂兄弟種幾畝薄地過活。不久,又遷柜口村,租種別人的幾畝坡地。貧困的生活,使劉永福沒有機會讀書識字。

13歲那年,他便外出做工,開始在船上當水手。做工之余,他仔細觀察,非常熟悉何處水深,何處水淺,哪里行船安全,哪里行船危險,因為諸熟江河水情,15歲時被推舉為帶水的灘艇師。同時,他還拜一些武術(shù)高手為師,學得了一身好武藝。

咸豐二年(1852年),劉永福在左江航線上當船工,工作之余隨父親和叔叔學習拳棒。盡管劉永福一家勤勞節(jié)儉,生活狀況卻沒有什么好轉(zhuǎn)。劉永福16歲時,父母和叔父在貧病之中先后死去,埋葬完幾位老人,劉永福已經(jīng)一無所有,連住的地方都沒了,只好借了一間茅屋暫時落腳。他白天出去做工,換口飯吃,夜里回到茅屋棲身,日子過得極為窮困。

之后,劉永??恐赣H傳授給他的一身武藝,在江湖上獨自闖蕩,以打柴捕魚為生。

當時的中國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沉重的民族壓迫交織在一起,各地不斷出現(xiàn)農(nóng)民起義。特別是震驚世界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后,廣西地方官府時刻受到大大小小的天地會起義隊伍的打擊。

咸豐七年(1857年),劉永福有一天上山砍柴,累了躺在石板上午睡。睡夢中,忽然走來一位長髯老人對他說:“這不是黑虎將軍嗎?怎么還在山林里隱伏,為什么還不出山?”夢醒后,20歲的劉永福下定決心,參加反清起義軍。于是,他約同鄉(xiāng)鄧阿富等六人,投奔上思隆安地區(qū)的天地會首領(lǐng)吳凌云的部下旗頭鄭三,從此在歸順(今靖西)活動,開始了他曲折而頗具傳奇色彩的軍事生涯。

劉永福從軍之際,正值廣西各地烽火四起,山堂林立。拉起的各種隊伍性質(zhì)十分復雜。有反清復明的天地會黨,也有結(jié)寨自保的地主團練。為了求得安身之地,劉永福先后投奔王士林、黃思宏等領(lǐng)導的起義隊伍。由于他“膽藝過人,重信愛士”,大約200名義軍士兵成了他的鐵桿追隨者。

同治四年(1865年),劉永福率眾來到廣西安德,投奔勢力最大的天地會武裝吳亞忠部。也就在這一年,劉永福率領(lǐng)所部在安德神廟祭旗建軍,因為曾夢到長髯老人稱他“黑虎將軍”,于是劉永福仿廟中懸掛的七星黑旗為軍旗,率領(lǐng)部下舉行祭旗儀式,創(chuàng)建了“黑旗軍”?!昂谄燔姟笔窃趬炎宓貐^(qū)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其主力是壯族農(nóng)民領(lǐng)袖吳凌云、吳亞忠所領(lǐng)導的壯族農(nóng)民起義軍余部。黑旗軍的前營主將黃守忠、左營主將吳鳳典等20多名大小將領(lǐng),都是廣西上思、寧明一帶的壯族。

在吳亞忠領(lǐng)導的起義軍中,劉永福開始展現(xiàn)出杰出的軍事才能。他率領(lǐng)的黑旗軍“英勇絕倫,每陣爭先”,屢戰(zhàn)屢勝,使敵人聞風喪膽。劉永福深得吳亞忠的賞識和器重,被任命為“左翼先鋒前敵”。吳亞忠的實力也因此迅速擴大,成為當時廣西地區(qū)勢力最大的一支起義軍。

1867年,清朝軍隊趁著太平天國革命失敗,農(nóng)民起義走入低潮,調(diào)集兵力圍剿吳亞終起義軍。他們派遣兇悍善戰(zhàn)的楚軍為主力,裝備洋槍洋炮,采取堡壘合圍戰(zhàn)術(shù),步步為營,逐步推進到起義軍堅守的根據(jù)地歸順城下。

劉永福面對這險惡形勢,知道死守城池絕非上策,于是借口率部赴波斗一帶籌集軍糧,與吳亞忠分道揚鑣,轉(zhuǎn)移到中越邊境活動。

劉永福率黑旗軍300人入越,暫時擺脫了清軍的圍剿,但受到盤踞當?shù)氐陌酌缤涟员P文義的襲擊。黑旗軍火器鮮少,就設置孤槍陣(竹簽陷阱)伏擊來犯之敵,又設計除掉了荼毒百姓的盤文義,從此聲威大震,越南朝廷也授劉永福七品千戶官職。

劉永福雕像

劉永福入越時,正值越南北部地區(qū)(北圻)盜匪猖獗,殘害人民。劉永福率領(lǐng)黑旗軍與他們展開角逐,逐漸控制了安禮、高平、左大、六安、保勝(老街)等地。黑旗軍“開辟山林,聚眾耕牧”,自耕自養(yǎng),保護百姓,使這一地區(qū)出現(xiàn)了“烽煙不警,雞犬無驚”的安定局面,受到越南人民和政府的歡迎。越南國王也屢次頒發(fā)上諭嘉獎,說是“萬民感激,朝廷倚若長城”。

兩年以后,劉永福又在中越邊境的保勝(今老街)一帶,聚眾耕牧,設卡抽稅,建設起一塊擁有25萬人口,農(nóng)商各業(yè)發(fā)達的根據(jù)地。當時,劉永福曾選編福字前后兩營,配合清軍廣西提督馮子材在北越圍剿宿敵黃旗軍黃崇英部,并于1870年接受馮子材送給的藍翎功牌數(shù)枚,木質(zhì)關(guān)防一顆。黑旗軍與馮軍協(xié)同作戰(zhàn)一事,不但緩和了劉永福與清朝的矛盾,還為黑旗軍的擴充創(chuàng)造了條件,許多流落越境的會黨武裝紛紛投奔劉永福麾下,黑旗軍人數(shù)增至近2000人。

就在英法對中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同時,法國發(fā)動了侵越戰(zhàn)爭,迫使越南政府首次簽訂了西貢條約,割讓邊和、嘉定、定祥三省給法國。法國先是派駐總督,確立了在越南南部(南圻)湄公河三角洲的統(tǒng)治。19世紀70年代初,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越南南部的法國殖民者又把魔爪伸向北方,企圖占領(lǐng)越南全境,并以越南為跳板,打通紅河交通線,開辟侵略中國的新途徑。

1873年9月,法國駐西貢總督杜白蕾派上尉安鄴率“遠征軍”百余人北上,一路攻城略鎮(zhèn),一月之間征服紅河三角洲,11月15日占領(lǐng)河內(nèi)城。

當此危急時刻,越南政府急忙派信使馳赴保勝,請求劉永福出兵抗法。劉永福對法國殖民軍抱有強烈義憤,接到邀請后,率黑旗軍從駐地保勝日夜兼程,翻越宣光大嶺,疾馳千里,突然出現(xiàn)在河內(nèi)城外。

12月,在黑旗軍誘使下,驕狂的法軍頭目安鄴率數(shù)十人出城追擊,在河內(nèi)城西二里處的紙橋遭到伏擊,在近戰(zhàn)肉搏中,法軍大炮火槍發(fā)揮不了作用。黑旗軍將士“奮勇向前,悉力攻敵,勢極猛烈”,法軍抵擋不住,丟下安鄴不管,一窩蜂向城內(nèi)逃去。黑旗軍先鋒吳鳳典飛快趕上,斬殺安鄴,奪回河內(nèi)。這一仗,法軍死傷數(shù)百名,余部龜縮在城邊幾個據(jù)點內(nèi),任憑黑旗軍在外叫陣,再也不敢出戰(zhàn)。于是劉永福下令扎長梯70架,準備強攻。

安鄴斃命的消息傳到西貢,法國殖民當局大為恐慌,提議與越南言和,并把安鄴所占的河內(nèi)和其他地方交還越南。軟弱的越南政府急令劉永福撤軍,接著與法國第二次訂立西貢條約。這時,法國正值在普法戰(zhàn)爭中慘遭敗績,暫時無力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張行動,于是宣布放棄北圻,越南則同意向法國開放紅河航道。

黑旗軍大獲全勝,越南政府為表彰劉永福的戰(zhàn)功,任命他為“三宣副提督”,駐防宣光,山西、興化三省,控扼法軍企圖入侵中國的通道——紅河上游。并破例鑄了一顆“山西、興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將軍印”送給劉永福,以示尊崇。

光緒元年(1875年),劉永福因配合清軍“圍剿”活動于越北的黃崇英、李揚才部武裝,被清政府授予四品頂戴。兩年后,他又向云南捐局捐納游擊銜,并領(lǐng)到執(zhí)照。

光緒八年(1882年)4月,法國殖民者再度北侵。法交趾支那海軍上校李維業(yè)集兵500余人攻陷河內(nèi),次年3月占南定,北圻形勢再次嚴峻起來。

越南當時是中國的藩屬國,清政府有責任幫助越南維護國內(nèi)穩(wěn)定和抵抗外來侵略。但是,清政府內(nèi)部意見不一。有的人主張與法一戰(zhàn),有的人主張放棄越南,有的人主張駐軍越南北部邊境,相機行事。其中,很多人提出招用劉永福的黑旗軍。一方面,黑旗軍英勇善戰(zhàn),能有效地遏制和打擊法軍另一方面,清政府可進可退,黑旗軍打敗法軍固然好,法軍打敗黑旗軍則正好為朝廷除患。于是清政府決定資助劉永??狗?,使黑旗軍在中法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前成為抗法的主力。

5月初,劉永福再次接受了越南政府的請求,率黑旗軍2500余人迅速南下。5月10日,抵達河內(nèi)郊外,誓師抗法。15日,黑旗軍黃守忠和楊著恩部300余人企圖乘夜拔除由教士教民盤踞的河內(nèi)教堂,未能成功。

這時,劉永??吹胶觾?nèi)壁固溝深,城外洋樓與江面兵艦相倚為守,而黑旗軍槍不足1000支,其中300余支還是火繩土槍,絕大多數(shù)人仍然手持刀矛,圍城和攻堅都難以收效,于是決定誘敵出城,利用野外有利地勢,發(fā)揮黑旗軍近戰(zhàn)肉搏的特長,遏制法軍槍炮的火力優(yōu)勢。

5月19日凌晨,黃佐炎親兵送來密報:河內(nèi)城里法軍準備黎明傾城出戰(zhàn)。劉永福大喜,即命先鋒營楊著恩部署在河內(nèi)城外東北二里紙橋小鎮(zhèn)據(jù)守。該鎮(zhèn)房屋、街巷繁密,容易隱蔽、防守。果然,法軍傾巢而來。楊著恩的指揮所設在關(guān)帝廟,一隊守廟中、一隊守廟后、一隊在大路上誘敵,邊打邊撤退到預定的伏擊點。并將蘇木水和豬血,在偽裝敗退時渾身涂滿,橫七豎八倒下或伏或臥。待法軍將近,突然指揮所發(fā)出響炮三聲,黑旗軍的勇士一躍而起,勇猛沖殺,法軍死傷慘重。交趾支那海軍艦隊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韋醫(yī)慌作一團,李威利被一槍擊中肩膀,應聲倒下。再中兩槍仍想掙扎逃跑,又被再補一刀,跪地號叫而死。

韋醫(yī)和幾個騎兵正想轉(zhuǎn)向而逃,在刀光閃閃中應聲落馬,魂斷紙橋。劉永福率領(lǐng)的黑旗軍激戰(zhàn)了三小時,全殲法軍,其中軍官30多人,一舉創(chuàng)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再次沉重打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大鼓舞了中越兩國人民的斗志。法軍殘部逃回河內(nèi)死守,人人驚恐萬狀,一夜間幾次炸營,驚呼黑旗軍前來襲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紙橋大捷”。

消息傳到中國,人心振奮。阮氏朝廷封劉永福為三宣提督,加封一等義良男爵。

法國殖民當局得知紙橋慘敗消息,又派波滑將軍為北圻陸軍統(tǒng)帥,增兵至3000余人,并成立北圻艦隊,由海軍少將孤拔指揮。

幾次較量之后,黑旗軍成了法軍的眼中釘。

1883年8月,波滑率法國侵略軍1800余人,沿紅河分三路進攻黑旗軍扼守的懷德;孤拔率海軍炮艇攻打越南首都順化,企圖一舉占領(lǐng)越南北圻。

但波滑沒有想到,他在懷德望鄉(xiāng)附近卻遭到了黑旗軍的英勇抗擊,激戰(zhàn)數(shù)日,盡管法軍武器裝備精良,黑旗軍還是大敗法軍主力中路和左路,法軍損失慘重。但就在此時,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法軍乘機炸崩河堤,黑旗軍營地被淹,損失慘重,只得退出懷德,轉(zhuǎn)移至地勢較高的丹鳳。

波滑經(jīng)此挫敗,知道自己現(xiàn)有兵力不足進取,請求增援炮艇和攻城炮隊。

9月1日,法國侵略軍發(fā)動3000余人、炮艇10余艘,分水陸兩路猛撲丹鳳。丹鳳地處河內(nèi)通往山西要沖,三面環(huán)江,利于法軍炮艇近距離火力支援。黑旗軍腹背受敵,雖然斃傷法軍多人,自己也嚴重受挫。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斗,黑旗軍實力大減。

劉永福派兵一路阻截陸路法軍,一路依托紅河堤岸,構(gòu)筑簡易工事,阻止敵人炮艇靠岸。黑旗軍堅守陣地3晝夜,打退法軍無數(shù)次進攻,使其無法前進一步。

然而,就在黑旗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時候,越南國王阮福耐病死,孤拔趁王室成員紛爭不休,率領(lǐng)法國海軍攻入順化,威逼越南朝廷簽訂了順化條約,并曉諭各地息兵。劉永福的軍事斗爭失去越南統(tǒng)治者的支持,自覺兵單力薄,難以獨自支撐北圻抗法局面,決定退往戰(zhàn)略要地山西,與屯兵北寧的清軍主力成掎角之勢。

此時,清廷為了“保藩固圉”,“代越守土”,在北寧集結(jié)了軍隊萬余,但不希望立即與法軍直接沖突。因此,抗法的中堅力量——黑旗軍首先成為侵略者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

10月25日,孤拔就任法國遠征軍總司令,兵力增至9000余人。12月,孤拔按照其“先攻山西,再取北寧”的作戰(zhàn)方針,率兵6000人,炮艇12艘,分水陸兩路進攻山西。

這時,駐山西的清軍主方聞風先逃,劉永福獨自負擔起山西防御戰(zhàn)的指揮重任,動員黑旗軍3000余人,聯(lián)合留下的5營清軍,以竹筏阻塞河面,又沿岸修筑炮臺,密排苯炮,以簡陋的武器依托城垣及外圍工事抗擊洽軍,重點防守河堤。

14日,法軍以艦炮和機槍掩護步兵摧毀了扶沙要塞。劉永福命令黑旗軍5個營秘密向敵人側(cè)后機動,突然出現(xiàn)在陸路法軍及水面炮艇之間,配合堤岸守軍夾擊法軍。雙方激戰(zhàn)很久,終因黑旗軍迂回部隊傷亡較大,被迫撤退。下午,法軍迫近城北堤岸,黑旗軍戰(zhàn)士跳出工事與法軍肉搏。經(jīng)過一小時激戰(zhàn),法軍以死傷士兵200人、軍官22人的代價,奪取了堤岸陣地。

15日凌晨,劉永福派人偷襲法軍,打算奪回堤岸陣地,但是當時月光皎潔,法軍利用優(yōu)勢火力保住了陣地。黑旗軍只得撤至山西外城,分段固守。

16日,法軍炮艇以桅炮懸擊,配合陸炮轟塌西門城樓及全部防御工事,突入城內(nèi)。劉永福指揮黑旗軍依托市區(qū)建筑物步步阻擊,于當晚退至興化休整。

黑旗軍本以靈活機動的游擊戰(zhàn)術(shù)見長,劉永福曾對法軍宣言:

“永福豈畏爾哉!爾占水,我占山。我有無窮之餉源,爾無久支之兵費。爾縱設立碼頭,我必頻年興兵,殺爾人,焚爾居,擾爾商政,使爾不得安枕。雖有紅江之利,爾法國豈得及享哉?”

但可惜的是,劉永福在實戰(zhàn)中并沒有這樣做。尤其是懷德、丹鳳、山西等地,緊靠紅河利于法軍炮艇活動,黑旗軍單純采取固守城池的陣地戰(zhàn)法,自難抵擋優(yōu)勢敵人的強攻。此外,山西一役,屯駐北寧的萬余清軍見危不救,給劉永福的心頭留下難解之恨。

12月中旬,中法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黑旗軍一直活躍在抗法前線,參加了越南境內(nèi)的大部分戰(zhàn)斗,一直是援越抗法的重要力量。

劉永福騎馬像

光緒十年(1884年)年初,清朝云貴總督岑毓英率軍萬余抵家喻關(guān),會見劉永福,將黑旗軍正式擴編為12營,4000余人,稱“福字營”,并陸續(xù)裝備了剛輸入中國的13響和17響連發(fā)槍。但是,清朝統(tǒng)治者只是把劉永福當成抗法的借用力量,實行“劉團戰(zhàn)而官兵守”的錯誤方針,引起黑旗軍的普遍不滿。

3月,劉永福奉命增援北寧清軍,在涌球修筑“地營”(有被覆的野戰(zhàn)掩體)10座,抗擊敵人,終因與北寧清軍將領(lǐng)結(jié)怨太深,沒有主動出擊,挽救危局。北寧失陷后,清軍相率潰奔,劉永福立腳不住,退守保勝。

8月,署理兩廣總督張之洞電奏清廷,提出了“牽敵以圖越為上策,圖越以用劉為實際”的戰(zhàn)略方針,建議由劉永福部黑旗軍、唐景崧部粵軍與岑毓英統(tǒng)領(lǐng)的滇軍會合犄角,共同抗法。于是清政府命劉永福以提督記名簡放,賞戴花翎,受清廷命制,劉永福及其黑旗軍正式得到清政府認可。

10月,法軍收縮戰(zhàn)線,退回宣光固守。西線清軍則進圍宣光,調(diào)動炮隊,采用“滾草龍”戰(zhàn)法,企圖克復宣光,進而與東線清軍會師,并力進攻北寧、河內(nèi)。

初時,劉永福指揮黑旗軍配合清軍阻擊出城反撲之敵,后來他看到頓兵攻堅,徒傷精銳,加上與滇軍將領(lǐng)丁愧有矛盾,便自請出防左育,堵截順江增援之敵。他在沿江兩岸修筑地營炮臺,用木船載石塞江,并在炮臺附近和江邊密布地雷、火箭,多次擊退乘船增援宣光的法軍。

光緒十一年(1885年)2月,法軍在東線得手后,抽調(diào)第一旅援助宣光。3月2日,分路進攻左育及對岸的同章陣地。黑旗軍依托地營,引發(fā)地雷,一次又一次打退法軍的沖鋒。后來因為防守同章的黃守忠部被擊潰,法軍占領(lǐng)對岸高地,安設炮位,猛轟左育陣地。黑旗軍傷亡近千人,被迫撤退。

3月23日,東線清軍在老將馮子材的率領(lǐng)下,取得鎮(zhèn)南關(guān)戰(zhàn)役的勝利,并乘勝反攻,接連收復文淵、驅(qū)驢、諒山、屯梅等處。

同日,劉永福也進兵臨洮,同清軍、越南人民義軍并肩戰(zhàn)斗,接連克復被法軍侵占的廣威府、黃崗、屯鶴江等10余州縣,取得了西線反攻的重大勝利。

3月24日,法軍又進攻竹春。劉永福的黑旗軍與臨洮越南義勇團并肩戰(zhàn)斗,緊守道口,斷絕敵軍外援。義勇都扮成黑旗軍戰(zhàn)士,一時漫山遍野都是黑旗軍,聲威大壯,士氣高漲,敵軍膽寒。從上午九點至次日,群眾擂鼓助威,尤在午夜發(fā)起全面進攻,火光映照之處,四周都飄動著黑旗軍的軍旗,喊殺之聲,震天動地。越方義勇團的“黑旗軍”,在劉永福的統(tǒng)一部署下,軍民合力夾攻法軍,又獲大捷。

此時,馮子材部又收復了鎮(zhèn)南關(guān),殲法軍千余人,并揮師向文淵、諒山挺進;沖路的唐景崧也攻克了太原。捷報頻傳,劉永福乘勝窮追法軍,一舉收復了十多個縣城。不久接報:劊子手法軍司令孤拔率軍在進攻我國浙江鎮(zhèn)海??跁r,身受重傷,不治身亡。法內(nèi)閣茹費理也因戰(zhàn)敗而垮臺。

1885年4月4日,中法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法國侵略者畏懼劉永福留在越南繼續(xù)戰(zhàn)斗,聲言黑旗軍一日不離越境,就一日不交還占據(jù)的澎湖島。清政府于6月接受法國的議和要求后,深恐黑旗軍妨礙和局,連下九道命令。“嚴催該提督即率所部,迅回云界,再赴思、欽,不準稍有遲延”。于是,劉永福被迫率黑旗軍告別越南人民,回到云南文山縣南溪。12月抵廣州。劉永福初到廣州時,率1400名官兵駐扎于廣州東北郊沙河燕塘的營盤。光緒十二年四月,清政府任命劉永福為南澳鎮(zhèn)總兵;次年六月,署理碣石鎮(zhèn)總兵,但其隊伍仍駐燕塘。黑旗軍被裁減為5個營,不足1000人,最后竟只剩300人。

中法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劉永福從越南帶回一件珍奇的戰(zhàn)利品——被黑旗軍擊斃的法軍首領(lǐng)李威利的頭發(fā)。法國人知道后,專門派人攜重金到三宣堂企圖高價買走這撮頭發(fā)。劉永福不為重金所動,就在自家院子里對來者嚴詞訓斥,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894年4月,中日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清廷因臺灣孤懸海外,防守薄弱,再次起用抗法名將劉永福幫辦臺灣軍務。劉永福但為國家、民族存亡大局計,毅然撇下妻兒老小,調(diào)動2營黑旗舊部,并新招2營士兵,于8月初分乘“威靖”、“駕時”兩艘軍艦,起航赴臺。

1895年4月,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甲午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宣告結(jié)束,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屈辱的馬關(guān)條約,把臺灣、澎湖列島割給日本。消息傳出,立即遭到全國各界人民的強烈反對,臺灣人民更是義憤填膺,他們舉行集會,“鳴鑼罷市”,堅決反對割讓臺灣。但是,無能的清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堅決抗議和反對,一方面下令臺灣所有官員撤離臺灣回大陸,一方面派李鴻章的兒子李經(jīng)方為“割臺大臣”,前往臺灣辦理交割手續(xù)。

消息傳來,臺灣人民悲憤交加。5月25日,臺北丘逢甲等人成立“民主國”,推選巡撫唐景崧為總統(tǒng)、劉永福為民主將軍,希望他們出來領(lǐng)導抗日保臺斗爭。

可惜的是,唐景崧根本不想保衛(wèi)臺灣。5月底,日軍分兩路進犯,相繼攻陷基隆、臺北,曾信誓旦旦要誓死保衛(wèi)臺灣的唐景崧帶領(lǐng)大小官吏和12營清軍帶著庫銀登船逃回廈門,使日軍得以迅速占領(lǐng)臺北。

6月7日,日軍占領(lǐng)臺灣省城臺北。面對強兵壓境的危急局勢,一直在臺南積極籌餉御敵的劉永福,目睹清廷拱手讓出祖國大好河山的投降行為,憤然抗旨,甘冒違君之罪,肩負起領(lǐng)導駐臺清軍和臺灣義軍抗擊日寇的重任。

臺灣人民紛紛組織抗日義軍,與“福軍”共同抗日。但由于清政府中的主和派一再嚴令官民“不得絲毫接濟臺南”,臺灣軍民孤懸海上,處境極其困難。

6月中旬,日軍3100余人分東西兩路合擊新竹。義軍按照劉永福的要求,在大科嵌山區(qū)和湖口鎮(zhèn)附近山林中伏擊日軍,使其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22日,日寇以重炮轟擊新竹縣城,義軍避免死守硬拼,主動撤至山中。

6月17日,日本在臺北宣布成立臺灣總督府,用以鎮(zhèn)壓臺灣人民的反抗斗爭。

日軍占領(lǐng)臺北后,丘逢甲率部南退,在新竹一帶阻擊日軍,經(jīng)20余日血戰(zhàn),最后彈盡援絕,丘逢甲欲自殺殉職,被部下攔住,不得已撤抵福建泉州。這樣,臺灣抗日的重任就落在了劉永福的肩上。在臺灣民眾的擁戴下,劉永福帶領(lǐng)他們用極為簡陋的武器,繼續(xù)抗擊日本侵略者。

6月28日,臺南地方紳民一致推選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總統(tǒng)。劉永福堅辭不受,仍以“幫辦”之職派人接替內(nèi)渡文武官員職務。他首先動員臺灣廣大民眾武裝起來,團結(jié)各地自發(fā)興起的抗日義軍,在加強海防的同時,重點部署了以新竹、大甲溪、八卦山、曾文溪為防線的多層防御,以南北交通線為聯(lián)系紐帶,沿途河流,山嶺為天然屏障,節(jié)節(jié)抗擊南下的臺北日軍。并抽調(diào)黑旗軍為機動部隊,以便隨時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

在劉永福黑旗軍的聲威震懾下,日本侵略者不敢強戰(zhàn)。為瓦解臺灣抗日力量,日本以重金為誘餌,想誘使劉永福棄臺內(nèi)渡。但劉永福毫不動搖,表示“我奉命駐守臺灣,義當與臺灣共存亡”。

7月9日,義軍分3路反攻新竹,因消息走漏,只殺傷日寇多人,未能攻克縣城。義軍將領(lǐng)楊紫云不幸中炮身死。

劉永福聽說新竹失陷,楊紫云戰(zhàn)死,又派吳彭年為前敵主將,率領(lǐng)黑旗軍精銳七星隊馳援前線,加強大甲溪防線。

8月初,南下受阻的日軍又增援了第二師團,分路向南推進。劉永福聞訊,急電前線守軍,嚴防日寇由僻徑渡大甲溪,包抄八卦山。

8月中旬,日軍向大甲溪進逼,劉永福派黑旗軍前往支援,他們商定沿大甲溪設伏,黑旗軍埋伏在南岸叢林中,徐驤率領(lǐng)的義軍埋伏在北岸叢林中。22日,日軍進犯大甲溪,遭到黑旗軍和義軍伏擊,腹背受敵,紛紛落水,死傷慘重。第二天,日軍在漢奸的幫助下,從側(cè)路抄襲,大甲溪最終陷于敵手。

大甲溪防線的失守,嚴重危及臺中重鎮(zhèn)彰化的安全。彰化城外的八卦山地勢險要,是彰化城的天然屏障,劉永福任命吳彭年為主將,吳湯興和徐驤為副將,分別扼守彰化城外的大肚溪和八卦山。日寇正面強攻大肚溪受阻后,繞道攻陷臺中府城。

日軍攻占臺中后,黑旗軍和義軍退到彰化。黑旗軍將領(lǐng)王德標率部和義軍扼險據(jù)守八卦山,阻擊日軍。8月28日早晨,日寇以漢奸引路,沿小路爬上山頂。守軍奮起肉搏,居高臨下,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防守大肚溪的吳彭年也率黑旗軍的精銳七星隊馳援,與之血戰(zhàn)。日軍又靠著漢奸從后路偷襲,守軍受到兩面夾攻,但是頑強死戰(zhàn)。這是日軍入臺后雙方之間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斗,打得異常激烈,日軍近衛(wèi)師團死1000多人。日軍少將山根信成被打死。義軍吳湯興、吳彭年等將領(lǐng)也大部分壯烈犧牲,只有徐驤率少數(shù)余部突圍,七星隊傷亡嚴重,最后因糧餉斷絕而被迫退往臺南。日軍付出了重大代價才攻占了八卦山,接著攻占了彰化縣城。

日軍雖然攻陷了戰(zhàn)略要地彰化,但因受到抗日軍民的沉重打擊,心懷畏懼,不敢孤軍冒進,遂暫停南下,等待援軍。

劉永福抓住這一時機,以黑旗軍為前鋒,抽調(diào)各路軍隊發(fā)動全線反攻,相繼克復了云林、苗栗,一直打到彰化城下。

但是,由于臺灣軍民武器簡陋,糧餉缺乏,久攻彰化不下。而清政府封鎖臺灣,斷絕抗日軍民的軍械糧餉來源,劉永福幾次派人到大陸要求接濟,都遭到拒絕,更使得抗日事業(yè)處境艱難。

9月中旬,侵臺日軍增加到八九萬人。日軍組成“南進軍司令部”,以兵力4萬分三路進攻臺南:一路自彰化經(jīng)嘉義向臺南推進;一路在嘉義西側(cè)布袋咀登陸,沿海南趨;一路在枋寮登陸,向北進攻。

劉永福立刻趕到嘉義,針對前線形勢部署防御,任命王德標和徐驤為前敵主將,死守嘉義。

10月8日,日軍出動幾萬軍隊,兵臨嘉義城下。嘉義是臺南門戶,周圍多為平原,連丘陵地也少,地形不利于防守。深諳兵法的劉永福指示,守嘉義用智不用力,要多用伏擊,埋設地雷,不要與敵人正面交戰(zhàn),于是王德標與徐驤在嘉義城外布下地雷陣。日軍進攻時,他們只略作抵抗就退入城中。日軍見此情景,以為黑旗軍和義軍失去斗志,因此下令在城外宿營,準備第二天攻城,哪知道半夜時分,地雷陣響成一片,700多日軍在睡夢中便一命歸天,埋伏的黑旗軍和義軍又沖殺出來,日本親王北白川能久也身負重傷,不治死去。

第二天,瘋狂的日軍全力攻城,日軍的炮彈像雨點般地落到城外。黑旗軍和義軍奮勇抵抗,與日軍巷戰(zhàn)肉搏,但終因敵人炮火猛烈,寡不敵眾,嘉義城被攻破,黑旗軍和義軍大部遇難,王德標和徐驤退守曾文溪。

10月10日、11日,日軍先后在布袋咀、枋寮登陸,夾攻臺南府城。劉永福退入城內(nèi),眼看軍中缺糧,部下潰散,自己回天無力,心中愁悶萬分。

10月15日,日軍進攻南城。劉永福駐安平炮臺,日夜督戰(zhàn)。17日,日軍大舉進攻安平炮臺,已屆花甲之年的劉永福大吼一聲,親自開炮,擊斃日軍幾十人。18日,臺南城內(nèi)斷糧,守軍潰散。19日,日艦攻打安平炮臺,劉永福親自登臺發(fā)炮還擊。入夜,日軍攻擊益急,部將紛紛勸他內(nèi)渡。

10月20日,日軍進攻曾文溪,憑借優(yōu)勢裝備和兵力,槍炮齊發(fā)。黑旗軍和義軍憑一腔熱血與日軍激戰(zhàn),大部壯烈犧牲。

此時,黑旗軍和義軍不但兵力處在絕對劣勢,槍械彈藥也消耗殆盡,糧餉也極為匱乏。清政府自從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后,下令封鎖沿海,禁止官員援助臺灣的抗日斗爭。劉永福一次次派人去大陸,好不容易募集到一些捐款,還被政府扣留。

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仰天捶胸,呼號慟哭說:“沿海撫督誤我,我誤臺民。我何以報朝廷,何以對臺民?”

后來,在部將的勸說下,劉永福帶著兒子和親兵,搭乘一艘英國商船回到大陸,臺灣的抗日斗爭宣告失敗。

21日,日軍占領(lǐng)臺南。

劉永福歷經(jīng)艱險,回到廣州后,以“兵折地失”引咎自責,一再報請兩廣總督譚鐘麟辭官歸里。是年冬,劉永福卸甲解職,返歸欽州老家。

光緒二十三年(1887年),劉永福住南關(guān)八旗會館。次年,奉命到南寧新招募營勇2000人,組成黑旗福軍4個營,駐扎在廣州小北門外舊營盤。是年夏,南??h羅格圍關(guān)、羅兩姓為建廟爭地皮,發(fā)生械斗。關(guān)姓捏造羅姓“聚眾造反”、“求督憲派兵剿洗”?;浂阶T鐘麟派兵1營前往鎮(zhèn)壓,未果。遂命劉永福率10營清兵前往圍剿,要他“務將羅格圍各匪鄉(xiāng)村,一概剿洗凈盡,絕其根株,免貽后患”。

劉永福到羅格圍后,立即阻止先來的統(tǒng)領(lǐng)鄭潤材的燒殺行為。經(jīng)過調(diào)查,“見該處百姓,皆屬良民,各因一時激憤,彼此誤會,致啟釁隙,實非聚眾倡亂”。八月十五日回廣州,即向譚鐘麟如實稟報。譚堅持認為不屬良民,而是“賊”,劉冒“不辦”罪名,多次與譚鐘麟據(jù)理爭辯,頂撞說:“大帥不過據(jù)各紳一面之詞,及南??h稟復一紙,信以為實,不惜草菅人命,如此重大架題,若果潦草起來,后果正復不少……劉某敢保羅格圍人等,斷無聚眾為亂,妨礙治安,如果有者,請將劉某軍法從事,以謝粵省人士?!逼仁棺T鐘麟放棄血洗羅格圍的計劃,使十數(shù)萬老百姓免遭毀家殺身之禍。

劉永福過了近兩年的田園生活,但并沒有泯滅報國憂民之心。1897年年底,德人借口“曹州教案”,強行租借膠東灣,俄、法、英、日更是爭相仿效。譚鐘麟也在這時電促劉永福出山,并同意他組建4營新黑旗軍,駐于廣州。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劉永福奉命北上勤王。隊伍走到衡陽,又接到班師命令。

1903年,66歲的劉永福以年邁和雙腳患風濕病,3次上書兩廣總督岑春煊,堅決要求辭職。晚年的劉永福盡管賦閑在家,但從他的行為中,不難看出他對清王朝御侮保國的幻想已經(jīng)破滅。

劉永福有幾年住在沙河劉氏宗廟養(yǎng)病。在這期間,流亡在廣州的越南革命者,經(jīng)常得到他的支持和幫助。光緒三十三年,越南革命先驅(qū)潘佩珠從日本到廣州,特到劉永福家拜訪,受到熱情接待。從此潘經(jīng)常來往于劉家,并借用劉家作為越南革命者開會的場所,安排來往的越南人士居住。劉永福鼓勵他們要同法國侵略者斗爭到底。越南著名的革命組織光復會,就是潘佩珠等人在他家開會成立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廣州軍政府成立,當時廣東民團近10萬人,各立旗號,秩序很亂。廣東都督胡漢民請劉永福出任廣東民團局總長,統(tǒng)率各路民軍。劉就職后,以八旗會館為公署。晚上仍回沙河居住。劉永福以古稀高齡毅然出任民團總長,襄助革命黨人消除對革命的各種潛在威脅。一個月以后,劉永福因身體不好而辭職。

1913年,劉永福又回到故鄉(xiāng)欽州家中,這時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但是愛國熱情猶不減當年。

1915年,劉永福得知袁世凱默許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的消息,拍案而起,通電全國,譴責袁世凱賣國求榮,并表示,他愿以老朽之軀充當先鋒,與宿敵決一死戰(zhàn)。

1917年1月,劉永福病逝于家鄉(xiāng)。彌留之際,仍叮囑親屬舊郡繼承他反帝愛國的意愿,努力報效國家。劉永福的臨終遺言:

予起跡田間,出治軍旅,一生惟以忠君愛國為本。無論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圖報稱。故臨陣不畏死,居官不要錢,雖幸戰(zhàn)績頗著,上邀國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職,居武臣極地,亦可謂榮矣。然予心惕惕,終不以官爵為榮,只知捍衛(wèi)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國為責任。此身雖老,熱血常存。現(xiàn)今國事日危,外強虎視,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計,任選賢將,練兵籌餉,振起綱維,各省督軍不知和衷共濟,竭力為國,以救危亡,因循坐誤,內(nèi)亂交作,蠻夷野性,必乘機入寇,割據(jù)瓜分,亡國奴隸,知所不免。吾今已矣,行將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統(tǒng)師干,削平丑類,以強祖國。兒曹均已成立,各宜發(fā)奮為雄,抱定強種主義,投軍報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為國用,自宜竭力馳軀,不惜以鐵血鑄山河,強大種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強美之國。若不能見用于時,亦宜將于之遺囑,遍告當軸名公,求其人告大總統(tǒng),務以尊賢任能為急務。遠小人,賤貨色,嚴邊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攬智謀健將;惜民力以裕財源,養(yǎng)民氣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則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圍而不敢抗。如是,則國基鞏固,國勢富強,吾雖死,九泉之下,亦將額首而頌太和。

劉永福去世之后,得到當時以及后世名人的稱贊。孫中山曾說“余少小即欽慕我國民族英雄黑旗劉永?!保V總督張之洞則贊譽劉永?!盀閿?shù)千年中華吐氣”之“義勇奇男子”。直隸總督李鴻章說劉永?!罢婺烁呷艘换I,諸統(tǒng)領(lǐng)莫及焉!”兵部尚書彭玉麟稱劉永?!盀樵侥现U希讨腥A之藩籬,其功亦偉矣!”越南北圻督統(tǒng)黃佐炎稱劉永?!皩④娪⒂聼o比,堪稱北圻之長城”。就連法國孤拔上將也不得不說:“劉永福這些人的英勇氣概實在是太神奇了!”民國總統(tǒng)黎元洪為劉永福題字:“欽州淵亭,國之宿將!”

總結(jié)

法國的進一步侵略,改變了劉永福的人生軌跡,使他從一個客居越南的反清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轉(zhuǎn)變?yōu)榉纯雇鈬致缘拿褡逵⑿?。一代名將劉永福,福耀羊城,亮澤天河,也是中華民族之光。他是一位偉大的和平戰(zhàn)士,反帝、反封建,愛國、愛民的不朽戰(zhàn)將,是英勇不屈的民族英雄!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