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愛國教育 >保家衛(wèi)國的民族英雄 > 第十二章 民國上將——張自忠
第十二章 民國上將——張自忠
作者:劉加臨   |  字數(shù):13478  |  更新時間:2015-03-27 14:49:38  |  分類:

愛國教育

簡述

張自忠(1891—1940),字藎忱,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以中華民國上將銜陸軍中將之職殉國,犧牲后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lǐng),民族英雄。張自忠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31年后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zhàn),任喜峰口第29軍前線總指揮,打退了日軍,守住了陣地。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先后任國民黨軍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zhàn)區(qū)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8年3月,日軍進犯臺兒莊,奉命率第59軍急行軍增援臺兒莊作戰(zhàn),為整個戰(zhàn)役勝利贏得了時間。1940年5月,中國軍隊與日軍15萬精銳部隊在棗陽、襄陽、宜昌等地進行棗宜會戰(zhàn)。他親自率領(lǐng)部隊與敵寇決戰(zhàn)。在部隊被敵層層包圍的不利態(tài)勢下,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力戰(zhàn)不退,與敵寇拼死搏殺,最后身中7彈,壯烈殉國。彌留之際,他留下最后一句話:“我力戰(zhàn)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生平

1891年,張自忠出生于山東臨清。

19世紀末葉,中國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煎熬之中。清廷昏庸腐敗,國勢極端衰弱,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一浪高過一浪;1894年,清軍在甲午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四年后,旨在救亡圖存的戊戌維新運動也以戊戌六君子的殺身成仁而告失敗。1900年,山東人民率先掀起了“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包括臨清在內(nèi)的魯西一帶,成為義和團運動的發(fā)源地和活動中心之一。在八國聯(lián)軍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之下,義和團運動也失敗了,中國人民陷入了更為悲慘和苦難的境地。

張自忠

張自忠的少年歲月,就是在這樣一個黑暗時代度過的。這個背景對他的成長影響至深。

三年后,父親張樹桂前往江蘇贛榆就任巡檢,把張自忠也帶了去。1905年,張樹桂因政績不錯,署理贛榆知縣,官晉五品。此時14歲的張自忠已長成一個英姿勃發(fā)的少年,生性好動,一得空,他就溜出門去,四處轉(zhuǎn)悠。

一天,張自忠跑到街上閑逛,見一個無賴在欺侮兩個賣菜的老頭。他二話沒說,沖過去對準無賴就是一拳,兩人便扭打起來。張自忠雖只有十多歲,卻身高力大,那無賴見不敵對手只得服輸,給老者認了錯,自忠這才放過了他。

張樹桂見兒子長大了,又不安心學習,就把他送回了臨清老家。張自忠回臨清不久,就從贛榆傳來噩耗:父親因病卒于任上。

父親去世后,母親馮氏就成了一家之主。馮氏雖沒有讀過書,但為人通達,處事干練,治家有方,很受子女尊敬。每逢冬春之交,青黃不接,心地善良的馮氏總是拿出糧食和棉布接濟貧窮的鄉(xiāng)親,深得鄉(xiāng)民愛戴。張自忠的成長受到母親的影響更大一些。

張自忠回到臨清以后,繼續(xù)在私塾里讀書。他學會了騎馬,時常跟隨青年們出去打獵。他從這種勇敢、冒險的游戲中找到了樂趣,有時一連幾天不回家。

1907年,16歲的張自忠由母親做主,與臨清縣咨議局議員李化南之女、17歲的李敏慧結(jié)了婚。

1908年,張自忠考入了臨清高等小學堂。在這里,教授的仍是以四書五經(jīng)為主的舊學,只不過較私塾更為系統(tǒng)罷了。學習之余,張自忠常借一些小說來閱讀消遣。最讓他喜愛的是三國演義、說唐和說岳精忠傳。關(guān)云長、岳武穆和秦叔寶的忠義俠行和浩然之氣令他心馳神往,由衷敬慕。

1910年夏,張自忠從高等小學堂畢業(yè)。張自忠內(nèi)心一直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好男不吃家里飯,長大了要出去闖天下!

1911年10月,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發(fā)動了武昌起義,辛亥革命開始了,一時間,革命浪潮激蕩全國,腐朽的清政府搖搖欲墜。

這年冬天,張自忠考入了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學校中的進步思想和革命氣氛尤其令他興奮。在這里,他第一次接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和“驅(qū)除撻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綱。這些振聾發(fā)聵的進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頭腦中增添了嶄新的內(nèi)容。

1911年年底,張自忠秘密加入同盟會,親身投入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當時,濟南“山東省法政專門學?!毙iL丁惟汾是山東同盟會的負責人,他聯(lián)合各界進步力量迫使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獨立。張自忠聽到這個消息,便由天津徑自來到濟南,轉(zhuǎn)入山東法政專門學校,投身于山東的革命浪潮之中。

青年張自忠

然而,袁世凱憑借北洋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支持,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山東的獨立也被取消。隨后,袁世凱指派親信入魯捕殺同盟會員,革命黨人在山東掀起的革命浪潮被徹底平息了。

張自忠深刻地意識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僅靠坐在學堂里埋頭苦讀或四處奔走呼號、鼓吹革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擁有強大的武力才有取勝的希望。經(jīng)過深思熟慮,張自忠毅然決定投筆從戎。

轉(zhuǎn)眼到了1916年秋天,張自忠找到隱居故里的車震,告訴他還想當兵,請他代為推薦。車震見他遇挫不餒,意志堅韌,贊許地說:“蛟龍終非池中物,我看你在家鄉(xiāng)是待不住的。這樣吧,過幾天我?guī)闳ダ确?,把你推薦給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他是我的把兄弟?!?/p>

當時,馮玉祥按照自行制定的標準招募的新兵,大多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作風淳樸,能吃苦耐勞,也易于接受組織和訓練。他打破了當時一般軍隊因循守舊的陳規(guī)陋習,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練兵方法,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能征善戰(zhàn)的青年軍官。

1916年9月,車震偕張自忠到了廊坊,將他推薦給了馮玉祥。聽了老友的介紹,馮玉祥將張自忠上下打量一番,見他長得高大英武,且頗有“沉毅之氣”,便很滿意地收下了他。

張自忠已經(jīng)25歲。按常例,此時從軍已為時太晚。投奔馮玉祥之初,張自忠被委為中尉差遣。差遣,是當時軍隊中的一種編外附員,需要隨初級官長班見習一段時間方能正式就任軍官,所以又被稱為見習官。不久,張自忠由見習官升任排長。

1918年9月,馮玉祥為了增進初級軍官的軍事知識和技能,在常德設(shè)立了軍官教導團,以炮兵團團長鹿鐘麟任團長。張自忠奉派進入教導團軍官隊深造。主要學習戰(zhàn)術(shù)、率兵術(shù)、地形、兵器、兵史、筑城、簡易測繪及典、范、令等。張自忠對軍事的興趣極為濃厚,故學習起來格外勤勉刻苦,加之他文化基礎(chǔ)好,所以每次考試總是名列第一。鹿鐘麟對他十分賞識,將他樹為“標準學員”。馮玉祥也夸獎?wù)f:“在教導團中,他非常勤學,對人對事都極其真誠友愛,又能刻苦耐勞,這時便顯出他未來一定是個將才。”

半年之后,學習期滿結(jié)業(yè),張自忠升任學兵隊第二連連長。他的帶兵天賦很快顯露出來。就任連長三個月后,他的第二連便在全旅各連軍事考核中奪得第一,成為十六混成旅的“模范連”。張自忠得此殊榮,干得更加起勁了。經(jīng)他訓練出來的全連126名士兵,后來幾乎個個成才,僅軍長、師長就出了10個,旅長、團長就更多了。

從這時起,張自忠注重軍紀、治軍嚴厲的風格已經(jīng)十分突出。遇有違反軍紀者,他初則說服教育,再則嚴厲訓斥,三則軍棍伺候。正如士兵們在歌謠里所唱的:“教你學好不學好,鴨嘴軍棍挨上了?!焙髞恚驈堊灾覍τ谶`反軍紀的官兵常說一句口頭禪:“看我不扒了你的皮!”于是,被官兵們冠以“張扒皮”的諢號,全軍上下無人不曉。一首順口溜說:“石友三的鞭子,韓復榘的繩,梁冠英的扁擔賽如龍,張自忠扒皮真無情!”

其實,張自忠愛兵如子,嚴中寓恩,深知“治兵先治心”的含義和“恩威并用”的運用之妙。以打軍棍為例,張自忠并不是遇過即打,濫施棍杖,而是實行“八不打”,即有病不打,盛氣不打,盛暑不打,飯前不打,無恩不打,罰過不打,夯兵不打,不知不打??梢?,張自忠對于如何使用軍棍是十分講究輕重分寸的。

1921年,張自忠升任馮玉祥衛(wèi)隊團第三營營長。

1924年春,張自忠被馮任命為學兵團團長。但他覺得,以自己的才能和經(jīng)驗,只能勉強當個營長,因而上書懇辭,結(jié)果未獲批推,只好從命。是年秋,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

不久,張自忠奉命移駐豐臺。當時豐臺已為英軍盤踞多年。張自忠率部到達豐臺時,英軍不準其進入,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那時候的許多中國軍人,在外侮的積威之下,對洋人不免是“聞鳴鏑而驚心,對彎廬以屈膝”,但張自忠血氣方剛,硬是派一個連強行進駐車站。

英方派人前來交涉,張自忠說:“豐臺車站是中國的領(lǐng)土,中國軍隊在自己的領(lǐng)土上執(zhí)行任務(wù),外國無權(quán)干涉?!?/p>

英軍見交涉無效,就武裝包圍了豐臺車站,向我軍射擊,氣焰囂張。

張自忠當即命令車站守軍:

“他不犯我,我不犯他,他若犯我,堅決消滅他!”

守軍根據(jù)張自忠的命令,一面從正面還擊敵人,一面派出一個班突襲敵后,英軍不支,被迫撤退。

但駐守鐵道的英軍仍不準我軍士兵攜帶武器,致使雙方再起沖突。這次英軍派遣一位中國人為代表前來談判,要求中國軍隊撤兵。張自忠義正詞嚴:

“這是中國的領(lǐng)土,不是英國的地盤,撤退的應(yīng)該是他們!”

一句話說得來人啞口無言。

英軍見碰上了強硬的對手,只好認輸。從此,被英軍盤踞多年的豐臺車站重新回到中國人手中。

“北伐”后,西北軍的實力得到擴張,成為蔣、馮、閻、桂四大軍事集團中兵力最為雄厚的一個。蔣介石為削弱馮、閻、桂各系軍隊實力,以減少軍費負擔、從事經(jīng)濟建設(shè)為名,提出裁軍問題。

1929年1月1日,蔣介石主持召開編遣會議,強行確定全國設(shè)立8個編遣區(qū),其中4個由自己控制。蔣介石還規(guī)定,全國軍隊的一切權(quán)力收歸中央;各軍原地靜候改編;各集團軍無權(quán)自行調(diào)動和任免軍官。

這種做法引起馮、閻、桂各派的強烈不滿。馮、閻、桂各系遂組成反蔣聯(lián)軍,武力倒蔣。1930年5月,中國近代史上規(guī)??涨暗能婇y混戰(zhàn)——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了,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130萬人。

此時,張自忠任第六師師長,5月中旬,當張自忠指揮第六師進抵許昌十五里店時,此地已為蔣軍徐源泉部占領(lǐng)。因十五里店是雙方必爭的戰(zhàn)略要點,張維璽嚴令張自忠限期奪回。張自忠遂指揮所部乘夜暗發(fā)起猛攻,勢如疾風暴雨,一夜之間克復十五里店。

張自忠任師長時

后來,張自忠等部由平漢線轉(zhuǎn)用于隴海線,支援東路軍。到達隴海線戰(zhàn)場后,張自忠奉命向蔣軍左側(cè)攻擊,在杞縣、太康之間的高賢集與蔣軍精銳張治中之教導第二師相遇。這兩位姓氏相同,名字相近,且被許多人誤為一人的名將,隨即展開了激烈的對攻戰(zhàn)。

張自忠針對敵軍裝備精良的特點,指揮第六師發(fā)起突然猛烈的攻擊,奮勇接敵,與之展開近戰(zhàn),發(fā)揮刺刀、手榴彈和大刀的威力,使敵軍重兵器無法發(fā)揮作用。經(jīng)反復拼殺,終于將敵擊潰。蔣軍其他各部也因不善白刃戰(zhàn),傷亡慘重,紛紛向南潰退。張治中部奉命擔任掩護。張自忠指揮第六師乘機追殺,再殲其一部。教導第二師經(jīng)此一役,元氣大傷。

聯(lián)軍當中,雖然西北軍屢有勝績,但桂軍與晉軍均作戰(zhàn)不力。桂軍方面,李宗仁于5月下旬揮師入湘,但遭到蔣軍反擊,7月撤回廣西。津浦線方面,晉軍節(jié)節(jié)敗退,連丟曲阜、泰安、濟南。濟南之失對戰(zhàn)局影響尤大。閻錫山見戰(zhàn)局不妙,即開始圖謀自保,甚至斷絕了對西北軍的糧彈供給,致使西北軍陷入孤軍苦戰(zhàn)。

9月18日,一直坐山觀虎斗的東北軍統(tǒng)帥張學良宣布放棄中立立場,通電擁蔣,隨即揮師入關(guān),占領(lǐng)華北。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反蔣聯(lián)軍敗局已定,馮玉祥被迫渡黃河北上。

西北軍的土崩瓦解,使張自忠同其他將領(lǐng)一樣面臨著何去何從的選擇。當他聽說馮玉祥已經(jīng)北渡,即帶領(lǐng)第六師由鄭州渡河北上。恰在這時,蔣介石派飛機給他空投委任狀,任命他為第二十三路軍總指揮,但張自忠拒絕投蔣。他對部下說:

“我們做軍人的,很要緊的就是忠誠?,F(xiàn)在西北軍失敗了,很多人背叛了馮先生,但我張自忠不會這樣做?!?/p>

第六師隨即渡河北上,進入蔣軍尚未控制的山西省。在他前后入晉的西北軍將領(lǐng)還有劉汝明、張人杰、呂秀文、童玉振、孫良誠、宋哲元、秦德純、趙登禹、張維藩等人,各部合計六七萬人。

11月中旬,國民黨三屆四中全會在南京召開。關(guān)于北方軍事善后問題,蔣介石決定將晉軍和西北軍殘部改編為邊防軍,由張學良負責改編,并歸其節(jié)制。張學良北返后即著手改編,確定將西北軍殘部改編為一個軍。

在入晉的西北軍諸將領(lǐng)當中,以宋哲元資望最高,他是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馮玉祥對他十分賞識。為收拾殘局,宋哲元派蕭振瀛、秦德純等人同各方聯(lián)絡(luò)。張自忠對宋頗有好感,愿意擁戴宋哲元為軍長,并推薦好友馮治安為師長。

1931年1月16日,西北軍殘部正式編成東北邊防軍第三軍,宋哲元任軍長,張自忠為三十八師師長。同年6月,南京政府整編全國陸軍,第三軍改番號為第二十九軍。

中原大戰(zhàn)的失敗使張自忠敏銳地意識到,中原大戰(zhàn)的結(jié)局為避免自相殘殺、斷送國脈的無益內(nèi)戰(zhàn)的重演提供了可能。作為一個愛國軍人,他多么渴望全國的軍人能夠團結(jié)一致,槍口對外,為捍衛(wèi)祖國而效力!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lǐng)東三省,并于1932年扶持建立偽滿洲國。1933年2月21日,日本關(guān)東軍以第六、第八師團,獨立混成第十四、第三十三旅團和騎兵第四旅團等部為主力,并糾集偽滿軍張海鵬等部約10萬人,在關(guān)東軍司令官武滕信義指揮下,兵分三路進攻熱河。

熱河省主席兼第五軍團總指揮湯玉麟部連同義勇軍不下10萬人,或逃或降,一觸即潰。湯玉麟逃往天津。3月4日,日軍先頭部隊128人不費一槍一彈,耀武揚威地占領(lǐng)了熱河省會承德。

熱河在短短十余天里竟被日軍全部占領(lǐng),舉國上下為之震驚和憤慨。張學良被迫辭職,遺職由何應(yīng)欽代理。

宋哲元雖為第三軍團總指揮,但所轄只有一個二十九軍,而且武器裝備仍極為低劣,全軍只有野炮、山炮10余門,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只有兩挺。步槍多為漢陽造和38式,還有一些老毛瑟槍和土造槍。根據(jù)西北軍的傳統(tǒng),全軍給每位士兵打一把大刀,并多制造一些手榴彈,以資彌補。

1月10日,二十九軍主力奉命由山西陽泉開赴通州、三河、薊縣、玉田待命。部隊出發(fā)前,張自忠召集全師營以上干部開會,做戰(zhàn)前動員。他慷慨激昂地說:

“日本人并沒有三頭六臂,只要我們?nèi)珖娒颀R心協(xié)力,與日寇拼命,就能將日寇打出中國去。國家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為國捐軀,重如泰山!”

張自忠同時還要求部隊特別注意兩點:第一,要與當?shù)乩习傩沾虺梢黄?,不動老百姓一草一木;第二,?zhàn)斗中要節(jié)省子彈,不瞄準敵人不準打槍。

3月7日,張自忠與馮治安抵達遵化三屯營。此地距喜峰口30公里,他們立刻在此設(shè)立二十九軍前線指揮所,就近指揮前方作戰(zhàn)。在與馮治安、趙登禹商討作戰(zhàn)計劃時,他鼓勵他們說:

“人生在世總是要死的,打日寇為國犧牲是最光榮的。只要有一兵一卒,我們決心與日寇血戰(zhàn)到底!”

馮、趙二人甚為贊同。

喜峰口山屏聳秀,絕壁危崖,構(gòu)成天然之險。進攻喜峰口的日軍為獨立混成第十四旅團和第八師團第四旅團及偽滿軍一部,共3萬余人。3月9日上午,日軍先頭部隊攻占喜峰口東北制高點孟子嶺,以火力控制了喜峰口,形勢對我極為不利。

9日午后,趙登禹率一九旅抵達喜峰口。日軍亦源源增兵,雙方展開激烈遭遇戰(zhàn)。

經(jīng)過兩天連朝接夕的交戰(zhàn),我軍雖然頂住了日軍的攻勢,卻未能克復孟子嶺高地,處境仍然被動。

張自忠感到這樣與敵人硬拼消耗終非善策,于是同馮治安、趙登禹商議,決定組織大刀隊對日軍實施大規(guī)模夜襲。

11日夜,王長海率領(lǐng)二一七團,趙登禹、董升堂率領(lǐng)二二四團,李九思指揮二二六團楊干三營,分路夜襲敵營,大獲成功,殺敵上千人;一一旅乘機發(fā)起正面攻擊,有力地牽制了敵人。

楊干三營尖兵排士兵李大興還繳獲了一架極為珍貴的高倍望遠鏡。張自忠拿到這架望遠鏡,稍加端詳,即喜形于色地說:“這是指揮炮兵射擊用的十二倍望遠鏡,我們花錢也買不到?!彼敿唇腥巳≈亟皙勝p李大興。

15日一早,張自忠由三屯營親臨喜峰口前線,視察陣地,慰勞官兵。他將全國民眾送來的錢物一一分發(fā)給大家,以示犒勞。針對視察陣地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自己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他向各旅、團長下達了五條指示。這些指示,是張自忠在總結(jié)長城抗戰(zhàn)打響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體現(xiàn)了他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和積極防御的一貫作戰(zhàn)思想。佟澤光旅長說:“我們一一執(zhí)行了張師長的指示,在以后的戰(zhàn)斗中,確實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p>

二十九軍在喜峰口一帶固若金湯的防御,使日軍志氣餒敗,他們見雷池不可逾越,遂將主攻方向轉(zhuǎn)到羅文峪方面。

鑒于羅文峪守軍暫編第二師只轄3個團,兵力薄弱,張自忠、馮治安決定將三十七師劉景山二一九團和三十八師祁光遠二二八團調(diào)往羅文峪方面,歸劉汝明師長指揮。

戰(zhàn)斗結(jié)果,日軍再遭敗績,狼狽撤退。

蔣介石在保定得到二十九軍捷報,喜不自勝,特電宋哲元、張自忠赴保定一晤。

19日,宋哲元、張自忠、馮治安三人赴保定面見蔣介石,受到盛情款待。

但是,因為蔣介石此時的主要注意力仍放在“圍剿”共產(chǎn).黨和紅軍上,故有意將長城抗戰(zhàn)限制在一定規(guī)模之內(nèi),而不愿增派后續(xù)部隊,所以二十九軍的出色表現(xiàn),卻并不足以挽救長城抗戰(zhàn)全盤失敗的結(jié)局。

日軍從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線,攻入長城以內(nèi),繼而占領(lǐng)遷安,這導致了二十九軍陷于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放棄喜峰口、羅文峪陣地,向西南方向退卻。

國民政府卻同日方簽訂了屈辱的塘沽協(xié)定。該協(xié)定在事實上承認了日軍對東三省的占領(lǐng),并使察東、冀東成為日軍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區(qū)。

張自忠認為,二十九軍之所以能夠用低劣的裝備打退日軍幾十次猛攻,并殲滅日軍5000多人,除以攻為守的戰(zhàn)術(shù)原則和注重野戰(zhàn)工事的構(gòu)筑等因素外,主要得益于全軍同仇敵愾的戰(zhàn)斗精神。張自忠將其歸納為四點:

“具和睦無間之精神,全軍上下一心一德,借收指揮單應(yīng)之效果者一也;抱絕大犧牲決心,冒死爭先,有進無退,足以沮喪敵人之斗志者二也;持堅忍不拔之毅力,苦撐于危急震撼之際,而卒賴以戰(zhàn)勝困難環(huán)境者三也;絕對守軍紀不擾民,造成武力與民眾結(jié)合,為戰(zhàn)事有效之援助者四也?!?/p>

隨著國內(nèi)外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開始發(fā)生引人注目的變化。1935年,日本通過華北事變攫取了對冀察兩省的種種特權(quán),并迫使國民黨及中央軍退出平津河北。日本在華北的侵略擴張損害了英美的利益,招致了英美的不滿。

同時,中國共產(chǎn).黨和工農(nóng)紅軍通過萬里長征轉(zhuǎn)移到西北地區(qū),無形中減輕了對國民黨統(tǒng)治的威脅和壓力。

從1936年開始,蔣介石的對日政策逐漸趨向強硬化,并在暗中與共產(chǎn).黨接觸,探索聯(lián)合抗日的可能。年底的“西安事變”結(jié)束了十年內(nèi)戰(zhàn)。1937年2月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又在實際上接受了共產(chǎn).黨提出的國共合作的主張。

至此,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國民政府和冀察當局的政策轉(zhuǎn)變,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從而更加緊了對華戰(zhàn)爭準備。

7月8日清晨,震驚中外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了。盧溝橋事變使中國人民壓抑很久的抗日情緒如火山一般爆發(fā)了。一時間,舉國上下同仇敵愾,群情激憤。中國共產(chǎn).黨也發(fā)表通電,呼吁抗戰(zhàn)。

事變發(fā)生時,張自忠在北平臥床治病,10日夜里,日軍駐北平特務(wù)機關(guān)長松井太久郎與日本駐平陸軍助理武官今井武夫冒雨來到椅子胡同張自忠私邸,徑直找他交涉。然而出乎他們的意料,張自忠聽了松井提出的條件之后,非但不答應(yīng)處分“肇事”的負責人,對于撤退盧溝橋附近中國軍隊的問題,也不過主張調(diào)換一下部隊而已。松井和今井無功而返。

后來,中國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群再次與張自忠的交涉,也因意見相左而沒有結(jié)果。

11日晚,宋哲元從山東返抵天津,張自忠由北平前去迎接。此時宋哲元認為“目前日本還不至于對中國發(fā)動全面戰(zhàn)爭,只要我們表示一些讓步,局部解決仍有可能”。他仍然致力于通過交涉解決事變,并與日方簽訂了停戰(zhàn)協(xié)定,令張自忠留守北平,緩沖中日關(guān)系。

張自忠的態(tài)度使輿論界對他的誤解進一步加深了。在一般人看來,張自忠無疑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離漢奸只有一步之遙。平津輿論界乃至二十九軍當中都廣泛流傳著“三十七師打,三十八師看”的說法,言語中透著對張自忠的不滿。

當時的一家報紙刊登了一篇題為要對得起民眾的短文,說:“張自忠在津宣言:‘我姓張的決不做對不起民眾的事?!覀兟勂洹暋?,如見其人。拍著胸膛硬碰,好像不失‘英雄’本色。……這樣并無用處,事在做給人看。”

張自忠看了這篇文章,神色嚴肅地說:“我倒是同意他的觀點,誰是民族英雄,誰是混賬王八蛋,將來看事實吧!”

自從第一次突圍出城的嘗試失敗后,張自忠又有幾次試圖冒險出城,但均未成功。從此,困處孤城,一日數(shù)遷,椅子胡同也被日軍查封。在此之前,他的家眷已遷至天津。

8月6日,張自忠偕副官廖保貞、周寶衡躲進了東交民巷德國醫(yī)院;同時通過北平晨報等媒體發(fā)表聲明,宣布辭去所有代理職務(wù)。

8月8日,日軍舉行大規(guī)模入城式。5000名日軍荷槍實彈,耀武揚威地從永定門經(jīng)前門開進城內(nèi)。古都北平,在夏季沉悶的死氣中,被日軍正式占領(lǐng)了。

張自忠為及早脫離虎口,南下參加抗戰(zhàn),他一面派廖副官密赴天津,找英國怡和洋行的買辦商人趙子青商量脫險之計;一面派周副官南下,了解部隊情況。

趙子青是因為二十九軍購辦軍火而與張自忠熟識。他年輕干練,為人仗義,結(jié)交也很廣,與許多外國商人有聯(lián)系。他連夜找到一位被稱為“甘先生”的美國商人,甘先生表示樂為效力。在得到美國駐天津領(lǐng)事館批準后,他即同趙子青研究營救辦法,由廖副官暗中布置,密傳消息。

周寶衡潛出北平后一路向南追尋,終于在黃河南岸東阿一帶找到了隊伍。李文田、黃維綱、劉振三、李致遠等幾位將領(lǐng)得知師長的消息,大為驚喜,一致要求師長早日歸隊,率部抗戰(zhàn)。劉振三更是急切地表示:“師長什么時候回來?我親帶400便衣到北平城郊外接他?!?/p>

周寶衡風塵仆仆返回北平報告情況,張自忠即給幾位部將回了一封信,命周寶衡即刻返送,信中用暗語寫道:我自接了聘書,怎么能不去上課呢?期滿,我就要辭職回家,你就不用來了。

9月3日凌晨,張自忠一身工人裝束,從福開森家中徒步而出,來到大煙筒胡同至朝陽門的一條馬路旁,等候汽車來接。

不一會兒,甘先生果然開著一輛掛有意大利國旗的小臥車,來到預(yù)定地點。張自忠上車坐在甘先生身旁,裝成司機助手的模樣。趁天色未明,他們疾馳至朝陽門。

當時日軍在平津所有交通線上均設(shè)卡盤查,極為嚴緊。朝陽門的日軍士兵見有臥車駛至,即示意停車檢查,他們翻騰、端詳了一陣,沒有看出破綻,便放行通過了。

弟弟張自明事先接到趙子青通知,已等候在趙家客廳內(nèi)。張自忠進屋后,倚坐在沙發(fā)上。多日的疾病加上沉重的精神壓力,使得他疲憊不堪。他凝目沉思了很久,對自明說:“你回家去吧,以后家里的一切事情,同你嫂子商量處理,不要問我了?!?/p>

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zhàn)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發(fā)。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fā)生了激烈的戰(zhàn)斗。當時守衛(wèi)臨沂的是龐炳勛的第三軍團。由于實力過于懸殊,傷亡慘重,龐部亟待援軍。

張自忠奉調(diào)率第五十九軍以一晝夜180里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勛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xié)力作戰(zhàn)。

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fā)起進攻。張自忠以“拼死殺敵”、“報祖國于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zhàn),反復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復得達三四次,戰(zhàn)況極其慘烈。

經(jīng)過數(shù)天鏖戰(zhàn),敵軍受到重創(chuàng),節(jié)節(jié)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復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余人。

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fā)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勛部兩軍奮力拼殺,經(jīng)徹夜激戰(zhàn),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臺兒莊前線增援的戰(zhàn)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臺兒莊大戰(zhàn)的勝利。

1938年的臨沂戰(zhàn)役中,五十九軍與敵鏖戰(zhàn)七晝夜,卒將日軍號稱“鐵軍”的板垣師團擊潰,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勝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

經(jīng)過這次戰(zhàn)役,人們對張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

不久之后,張自忠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zhàn),在潢川與敵血戰(zhàn)十日,重創(chuàng)日寇于河南潢川,隨即又被晉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進駐鄂西荊門縣一帶,在漢水兩岸與日寇展開了周旋。

從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初,短短4個月里,張自忠指揮所部接連進行了4次中小規(guī)模的戰(zhàn)役,殲敵不下4000人。其中2月的京山之役戰(zhàn)績尤佳。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簽發(fā)命令,授予張自忠寶鼎勛章一枚。

1939年5月,國民政府又頒布命令,為張自忠加授上將軍銜。

1939年5月1日拂曉,日軍在強大火力支援下,向襄河以東張自忠右翼兵團一八師和三十七師發(fā)起猛烈進攻。我軍憑借工事頑強抗擊,以血肉之軀支撐著并不堅固的防線,連續(xù)打退敵人三次進攻。

5月6日,日軍發(fā)起第四次進攻,我軍陣地終于被突破,獅子山、楊家崗、長壽店、普門沖、黃起庵相繼失守。

8日拂曉,張自忠率幕僚及總部人員冒雨渡河,向東疾進。兩天后,該師在田家集以西之大家畈伏擊日軍輜重連隊,一舉殲滅其1000余人,并繳獲軍馬數(shù)十匹、運輸艇30余艘、軍用地圖、彈藥給養(yǎng)和藥品一大批。由于該輜重連隊的覆滅,日軍渡河攻擊襄陽(原襄樊)之計劃落空了。

隨棗會戰(zhàn)中國軍隊共殲敵1萬余人。其中張自忠右翼兵團殲敵4500余人,繳獲軍馬74匹及大批軍用物資;自身傷亡4414人,失蹤者2702人,其中又以五十九軍付出代價最大,傷亡達2153人,失蹤者2381人。

1939年12月,張自忠率領(lǐng)右翼兵團參加冬季攻勢。12月12日,隨著張自忠一聲令下,右翼兵團數(shù)萬大軍一齊向當面之敵發(fā)起猛烈攻勢,槍炮在呼號的寒風中轟鳴,聲震山河。經(jīng)過八晝夜血戰(zhàn),三十八師終于攻克羅家陡坡北面的曾家大包。隨后,又在王家臺子一帶殺傷日軍1500多人。

張自忠在指揮部隊展開正面進攻的同時,還策劃了一次奇襲行動。命一三二師三九五團并配屬三九四團一個營,對日軍第十三師團第一三旅團旅團部實施夜襲。此戰(zhàn),我軍以傷亡280人代價,殲滅日軍近千人,繳獲的戰(zhàn)利品,用兩個運輸營的馱馬搬運兩天方運完。

此后,敵我雙方在鐘祥、長壽店一線對峙,二十九集團軍也因攻擊無進展而與敵相持。

但就在這時,日軍第十三師團向漢宜公路反攻,郭仟之江北兵團傷亡慘重,于22日撤回襄河西岸。這樣一來,右翼兵團陷入孤軍苦戰(zhàn),日軍得以將兵力集中,攻擊我右翼兵團。我軍各路出擊部隊紛紛告急,要求后撤。

張自忠不為所動,他在電話中對要求撤退的部將說:

“來電總說犧牲慘重,營長以上的官長陣亡了幾個?今天退,明天退,退到西藏敵人也會跟蹤而追?,F(xiàn)在是軍人報國的時機,我們要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民族,對得起已死的弟兄。希望你苦撐幾天,以待援軍,免得你我成為國家的罪人!現(xiàn)在只準前進,不準后退!陣地就是我們的墳地,后退者死!”

官兵們咬牙堅持,在長壽店南北之線與敵鏖戰(zhàn)。張自忠適時將總預(yù)備隊第八十四軍投入戰(zhàn)斗,基本穩(wěn)定了戰(zhàn)線。此后應(yīng)援右翼兵團的第七十五軍和第五十五師于1940年1月初到達前線。

2月14日,張自忠下令反攻,日軍抵擋不住,向東南潰退,我軍跟蹤追殺,斬獲甚眾。

這次全國性冬季攻勢,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正面戰(zhàn)場國民黨軍發(fā)動的唯一一次戰(zhàn)略性進攻戰(zhàn)役。據(jù)統(tǒng)計,冬季攻勢中第五戰(zhàn)區(qū)殲敵30804人,俘敵36名,是戰(zhàn)績最大的戰(zhàn)區(qū);而第五戰(zhàn)區(qū)又以張自忠之右翼兵團戰(zhàn)績居首,殲敵1萬余人。在后來召開的一次軍事會議上,蔣介石說:“冬季攻勢以張自忠主持之襄東戰(zhàn)場收獲最為可貴,實為各戰(zhàn)場之模范?!?/p>

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jié)30萬大軍發(fā)動棗宜會戰(zhàn)。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只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lǐng)部隊出擊作戰(zhàn),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zhàn)區(qū)全面戰(zhàn)爭之關(guān)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xiàn)已決定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fā),到河東后,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lián)絡(luò),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lián)絡(luò),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xiàn)在起,以后或暫別,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

隨后,張自忠親自率領(lǐng)2000多人渡河作戰(zhàn)。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lǐng):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后,一路奮勇進攻,將日軍第十三師攔腰斬斷。日軍隨后以優(yōu)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shù)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5月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但是,蔣介石被日方的假情報迷惑,錯誤判斷形勢,下令第五戰(zhàn)區(qū)部隊同時圍殲?zāi)媳眱陕啡哲姟?/p>

雖然張自忠在河東的部隊只有五個師2萬余人,兵力僅及對方一半,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立即根據(jù)自身情況調(diào)整部署。

然而不幸的是,張自忠的電報密碼被日軍截獲破譯,他的軍事部署已完全被敵方掌握。日軍當即調(diào)集兩個師團另加四個大隊奔襲而來。

14日,雙方發(fā)生遭遇戰(zhàn)。15日,張自忠率領(lǐng)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里村。當日上午,日軍發(fā)動進攻。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zhàn)斗異常慘烈。

至下午3時,張自忠身邊士兵已大部陣亡,他本人也被炮彈炸傷右腿。此時,他已撤至杏仁山,與剩下的十幾名衛(wèi)士奮勇抵抗,竟將蜂擁而至的日軍阻于山下達兩個多小時。

激戰(zhàn)到16日拂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fā)起猛攻。一晝夜發(fā)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zhàn)況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內(nèi),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zhàn),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zhàn)。

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shù)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wèi)隊悉數(shù)調(diào)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

不久,大群日兵已沖到面前。日軍第四隊一等兵藤岡第一個沖到近前。突然,從血泊中站起來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他那威嚴的目光竟然使藤岡立即止步,驚愕地愣在那里。沖在后面的第三中隊長堂野隨即開槍,子彈打中了那軍官的頭部,但他仍然沒有倒下!

清醒過來的藤岡端起刺刀,拼盡全身力氣猛然刺去,那軍官的高大身軀終于轟然倒地。這時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4時。

張自忠戰(zhàn)死后,日本人發(fā)現(xiàn)張將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殮,并豎木牌。并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后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梢?,張自忠將軍在對日抗戰(zhàn)中所展現(xiàn)的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當天深夜,日軍設(shè)在漢口的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并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zhàn)場上,對壯烈戰(zhàn)死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崇敬的默禱,并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p>

日軍對張自忠將軍表現(xiàn)了極大的崇敬,由軍醫(yī)用酒精仔細清洗遺體,并包扎好傷口,鄭重裝殮,放進趕制的棺材里。此棺被葬于一處山坡上,并立墓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

張自忠殉國當日,由三十八師師長黃維剛帶領(lǐng)敢死隊,端著輕機槍于16日夜間突襲南瓜店,奮勇?lián)尰亓藦堊灾业倪z骸。黃師長光著膀子,穿著褲衩,帶著弟兄們光著腳丫頂著鬼子的炮彈朝前沖,幾進幾出終于搶回了張自忠的遺體。

張將軍的尸骨運回后方后,經(jīng)檢視,張自忠身有八處傷口,其中炮彈傷兩處,刺刀傷一處,槍彈傷五處。隨后,將軍遺體被運往當時的戰(zhàn)時首都重慶安葬,路經(jīng)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卻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當靈柩運至重慶朝天門碼頭,蔣介石、馮玉祥等政府軍政要員臂綴黑紗,肅立碼頭迎靈,并登輪繞棺致哀。蔣介石在船上“撫棺大慟”,令在場者無不動容。

蔣介石親自扶靈執(zhí)紼,再拾級而上,護送靈柩穿越重慶全城。國民政府發(fā)布國葬令,頒發(fā)“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

28日下午,蔣介石與軍政要員和各界群眾在儲奇門為張自忠舉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儀式。氣氛莊嚴,極盡哀榮。蔣介石親自主祭,同時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通電全軍,表彰了張自忠一生的勛績。隨后,國民政府在重慶北碚雨臺山為張自忠舉行下葬儀式。蔣介石題詞“勛烈常昭”,李宗仁題詞“英風不泯”,馮玉祥題詞“藎忱不死”。

11月16日,張自忠被以國葬之禮權(quán)厝于重慶雨臺山。后來,馮玉祥在墓畔種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揚州梅花嶺,將此山改名為梅花山。

中國共產(chǎn).黨對于張自忠將軍的犧牲也深為震驚和痛惜。8月15日,延安各界1000余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別為張自忠將軍題寫了“盡忠報國”、“取義成仁”、“為國捐軀”的挽詞。

總結(jié)

張自忠將軍為國家為民族不避艱險、不惜犧牲的勇氣和精神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他從第一次與洋人接觸,便顯示了鐵骨錚錚、不畏強暴的本色。時人評論說:“張自忠以他平時的人格修養(yǎng),獨能以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應(yīng)付他們,較之當日的統(tǒng)兵大員,已覺出人頭地一等。”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將烈士墓擴建為張自忠烈士陵園,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準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北京、天津、武漢等城市建有“張自忠路”。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解放軍總政治部11個部門聯(lián)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張自忠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