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持否定觀點的學者提出:耶穌在歷史上并無其人其事,而是一個人為的“救世主”,耶穌只是基督教會塑造出來的“一個沒有生命的偶像而已。不是耶穌創(chuàng)建了基督教,而是基督徒們臆造了“神明的耶穌”。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圣經(jīng)》中關(guān)于耶穌的傳說多半屬于虛構(gòu),迄今發(fā)現(xiàn)的所有歷史資料都難以證明耶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耶穌創(chuàng)建基督教的時代,各種史籍著作很少提到耶穌本人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建基督教的詳細資料。同時,記載耶穌故事的各種福音書是在基督教產(chǎn)生以后很久才陸續(xù)問世的。由于宗派斗爭的需要,各教派紛紛根據(jù)各自的需要來編寫福音書,按照各自的教派觀點來描繪“救世主”耶穌的形象。所以,《路加福音》中的耶穌家譜同《馬太福音》中的耶穌家譜大不一樣,即使在同一本《馬太福音》之中,關(guān)于耶穌的描寫也是前后矛盾的,一會兒說耶穌是上帝耶和華的獨生兒子,一會兒又說耶穌是大衛(wèi)的子孫,足可見耶穌是一位基督教人為描繪出來的“神明的救世主”,在《新約全書》中,作者描繪的耶穌更是一位“天神”的形象,而與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毫不相干。
學者們進而提出:耶穌創(chuàng)立基督教的結(jié)論也是不能成立的?;浇滩⒉皇且d獨創(chuàng)的,它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耙d”是猶太人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名詞,它是Josua一詞的希臘文音譯,原意是“上帝耶和華拯救”,而“基督”(Chrisisfors)則是救世主的希臘文音譯,它們兩者是同一意義的宗教用語。在萌芽時期的基督教是社會下層平民狂熱宣揚“天國”和“救世主”的群眾布道活動,人們殷切盼望“救世主”能夠從天而降來拯救苦難的民眾。很顯然,在這里人們把心目中幻想的神明的“救世主”賦以“耶穌”或者“基督”的稱呼,是十分貼切自然的。至于每年12月25日的圣誕節(jié),也并非耶穌降生的日子,而是上古以來猶太人為了在冬至日祝賀太陽復活而經(jīng)常舉行的祭祀太陽神生日的活動,基督教會只不過是把這個日子移植到神明的“耶穌”身上,久而久之成了基督教慶賀的“圣誕節(jié)”。從宗教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圣誕節(jié)”是基督教產(chǎn)生以后三百多年后才由各地教會逐步確定下來的?;浇瘫臼仟q太教的一個新宗派,最早的基督教徒大部分是猶太人,因而各類福音書的記載自然受到猶太教的影響?!恶R太福音》中把耶穌說成是猶太國王的子孫,從而使這位神明的“救世主”具有合法的外衣。后來,隨著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廣泛傳播,必須把耶穌說成是全世界各地民眾的“救世主”?;浇碳热灰呀?jīng)接受了猶太教信奉上帝耶和華的“一神論”,所以基督教徒只得把耶穌說成是上帝耶和華的獨生兒子。然而又產(chǎn)生了新的矛盾:廣大教徒心目中的上帝是威嚴神圣而高尚純潔的,不許與凡間女子生兒育女。于是,福音書的作者不得不絞盡腦汁編造出“童女瑪麗亞尚未出嫁便受圣靈感應而懷孕”的說法。正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既然福音書的全部內(nèi)容幾乎絕對沒有一件事情是歷史事實,那就可以說明連耶穌在歷史上是否實有其人也成問題?!币d是人還是神?至今難以弄清。
安息高僧安世高中國和伊朗友好關(guān)系悠久綿長。在中伊兩國人民友誼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像張騫、班超一樣長期受到重視的伊朗人,他就是東漢后期來華的安息(即伊朗)高僧安世高。據(jù)專家們考證,安世高是我國漢譯佛經(jīng)的創(chuàng)始人。他不但對我國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fā)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促進了我國文學翻譯的興起,因此,長期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近年來隨著我國和世界各國友好往來日漸頻繁,作為伊朗人民的友好文化使者,安世高的名字也就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但是,關(guān)于這位伊朗人民友好文化使者的身世,目前卻仍然是眾說紛紜。
安世高安世高到底是什么人?目前國內(nèi)外有三種主要的不同說法。一、安息王太子;二、木鹿地區(qū)安息宗室旁支;三、木鹿地區(qū)高僧。
安世高為安息王太子之說,最早見于三國時吳國康僧會(?—280年)的《安般守意經(jīng)序》,其中說安世高為“安息王嫡后之子,讓國于叔,馳避本土,翔而后集,遂處京師”。之后,經(jīng)過道安(314—385年)、僧佑(445—518)等人添枝加葉,夸大其辭,到慧皎(497—554年)編《高僧傳》時,就把他說成是“安息王正后之太子……讓國與叔,出家修道,既而游方弘化,遍歷諸國”,并把他大大地加以神化,說成是一個能知過去未來,廣有神通的大神仙。延至近代,我國已故著名中西交通史專家馮承鈞先生在此基礎(chǔ)上又提出安世高是安息王滿屈二世(78—110年?)之子帕薩馬西里斯。馮先生學貫中西,其說一出,響應頗多。于是,安世高為滿屈之子在國內(nèi)似成定論。其實,這種說法顯系誤會。根據(jù)古羅馬史家所載,滿屈確有二子:長子名埃西達里斯;次子名帕薩馬西里斯。公元100年,滿屈未經(jīng)羅馬同意便擅自任命埃西達里斯為亞美尼亞國王。羅馬向安息宣戰(zhàn),雙方開始一場漫長的戰(zhàn)爭,史稱“圖拉真戰(zhàn)爭”。公元110年(?)滿屈突然去世。安息貴族鑒于埃西達里斯年少無謀,選舉滿屈之弟胡斯洛(110—128年)為王。但胡斯洛上臺后屢戰(zhàn)屢敗,不得不對羅馬作出讓步姿態(tài)。他廢黜引起戰(zhàn)爭的埃西達里斯,建議由羅馬皇帝圖拉真(98—117年)給帕薩馬西里斯加冕,雙方結(jié)束戰(zhàn)爭。但圖拉真蓄意兼并亞美尼亞,進而征服整個安息,斷然拒絕了安息的請求。公元115年,圖拉真攻入亞美尼亞后,將帕薩馬西里斯騙入羅馬軍營加以殺害。由此至148年安世高來華之時,安息王位歷由王太子繼任,不再有兄終弟及之例。因此,安世高不但不可能是滿屈之子帕薩馬西里斯,也不可能是后代安息國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