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兒童教育 >“騙”出最優(yōu)秀的孩子 >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乖乖聽(二)
父母如何說,孩子才會乖乖聽(二)
作者:蘆芩   |  字數(shù):3910  |  更新時間:2016-07-09 15:09:55  |  分類:

兒童教育

3和孩子平等地對話

我們對孩子的希望往往是“聽話”,與孩子交談的時候往往只需要孩子認真地聽,很少讓孩子發(fā)表意見,這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對話,或者不能稱之為“對話”,而應該叫“訓話”。家長常對孩子缺少耐心,是因為覺得孩子的某些行為舉動毫無意義。正是這樣的假設,讓我們不能真正和孩子溝通,而只是單方向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因此,溝通的前提是父母要能夠從孩子角度來想,來觀察思考孩子這么做是為什么。當你能夠更加理解孩子的時候,就不會再覺得他的舉動是無意義的,就能跟他很好地溝通了。

有這么一則故事:有一個孩子不愿去超市,哄他不行,罵他也不聽。一次在超市里,孩子被人碰了一下,大哭了起來。當爸爸蹲下來幫他擦眼淚時,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孩子在超市這個環(huán)境里,是多么弱小。只見到大人的包,大人的手,還有推車在頭頂上晃動,為了避免傷害,孩子不得不逃避,在孩子的眼里超市充滿了恐懼。爸爸發(fā)現(xiàn)這件事后,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孩子興奮得手舞足蹈。

這個故事發(fā)人深省,很多家長都意識不到跟孩子平等對話的重要性,多數(shù)時候都是以命令性的口吻跟孩子講話,孩子的話說不出來,孩子的想法也被埋沒,家長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就常常出現(xiàn)一些孩子非常不聽話、大哭大鬧的情況。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學會“蹲下來”跟孩子平等對話,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有了一個平等的心態(tài)才能有一個平等的對話。

那么如何平等地跟孩子對話呢?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家長既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不要聽任孩子的所有要求,做任何跟孩子有關的決定都要將孩子叫到面前進行討論、對話,充分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后再做決定。這樣的家長,跟孩子的關系更像朋友,彼此能夠信任、尊重,他們往往根據(jù)孩子的愿望、需要或能力提出適當?shù)囊?,而不會強迫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圖去做事。

著名教育評論家譚柳青說:“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只有對孩子施以‘春風化雨’般的教育熏陶,才能得到孩子的正面回應。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孩子要以人為本,講究平等交流的藝術?!边@種平等交流是一種藝術,運用得當?shù)脑捘軌驅⒑⒆拥乃枷搿⒏星槌浞轴尫懦鰜?,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獨立,做事情的能力也會增強許多。

小鵬最近很不聽話,總是跟媽媽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媽媽心想:既不能全都滿足他,也不能全部拒絕他。想來想去,決定跟小鵬談一談,吃過晚飯之后,媽媽把小鵬叫到身邊,對小鵬說道:“小鵬,你最近已經(jīng)跟我要了三件衣服、兩件玩具車了,你是要干什么?。俊?/p>

小鵬擺弄著衣角不說話。媽媽蹲下來,撫摸著小鵬的頭,說道:“小鵬,有什么事情告訴媽媽好嗎?媽媽會理解的,媽媽只是希望幫助你?!?/p>

小鵬似乎感受到了媽媽的信任,開口說道:“媽媽,班上最近來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我穿新衣服是想讓她看見,我也把玩具都送給她了。”媽媽內心不禁訕笑,9歲的孩子就這么會討好女孩子了。但是她仍然以理解的姿態(tài)說:“你這樣做也沒錯,是想讓她喜歡你,不過除了送玩具還有很多辦法。你要不要試一試從和她做好朋友開始,說不定她也會喜歡你的勇敢,你的智慧,你的幽默,你的樂于助人呢?!?/p>

小鵬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之后不再吵著買玩具了。

可能有家長要問:跟孩子平等、民主了,他討價還價怎么辦?應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提前給孩子設定一個底線:任何“講條件”的行為都不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父母有“最終解釋權”。設立“最終解釋權”就是為爭論設一個底線,以保護我們的權威不受動搖,一定要讓孩子承受討價還價的后果,如果孩子真的無理取鬧,那么就要給孩子制定一些懲罰,并告訴他:這是之前就說好了的,你必須為此承擔后果。

當家長的要放低姿態(tài),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進行平等對話。其實,與孩子進行深度的溝通,是一種美妙的體驗。此時父母是孩子的心理輔導老師,可幫助孩子緩解情緒,開啟智能。而這種交流也是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距離的一個好方法。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有一種得到大人認可的渴望。給孩子平等對話的機會,就是對孩子人格的一種尊重。

我們要從人格上真正做到與孩子平等。有時候家里來了客人,我們或許就會用一種命令式的口氣叫孩子過來:“來,給客人匯報一下最近學習情況,”或者:“來,站直了,給叔叔問好,”等等,這樣的口氣便不是平等的,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能想讓孩子干什么就干什么。

還有,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與孩子平等對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把他當成一個成年人來進行正常的交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雖然孩子人小,但他們并不喜歡父母一直都把自己當小孩子看待,他們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與自己進行平等的對話,這樣,會讓他們覺得父母是尊重他們的。比如當孩子想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一聽就予以否決,應該仔細聽聽孩子的想法,然后告訴他這樣做的利弊,讓他去選擇并做好承擔后果的準備,這樣才是充分地發(fā)揚民主,真正地與孩子平等對話。

在這樣的家長面前,孩子是自由的、自信的、自尊的。同時,孩子不會任性,不會放蕩不羈。為了營造和睦、信任、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圍,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與孩子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

4給孩子辯解和反駁的機會

其實,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也是不平等的一種表現(xiàn),家長總以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判定孩子的所作所為,而不愿意聽孩子親口說出來。大肆批評一通,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甚至解釋也被當作撒謊。

有一位教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張老師正在布置孩子們做早操,有一個小朋友跑過來說:“老師老師,劉俊林又鉆到桌子底下去了!”張老師趕緊過去看,果然劉俊林鉆在桌子底下不知道在干什么,張老師叫他出來,劉俊林也不出來,張老師急了:“你怎么這么不聽話,桌子底下多不衛(wèi)生啊,快出來!”劉俊林鉆出來,害怕地看著張老師:“張老師,我……”

“行了行了,趕緊洗手,馬上做早操了,以后不可以到桌子底下了?!睆埨蠋熮D頭走了。做完早操,班長找到張老師,對張老師說:“老師,我剛才看見桌子下面有很多塑料棍,都是他們玩的時候弄下去的。”張老師意識到可能錯怪劉俊林了,于是去找劉俊林,見劉俊林正趴在桌子上郁悶呢,看樣子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張老師走過去,說:“劉俊林,老師錯怪你了,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幫助同學們清理環(huán)境,這次老師向你道歉。”劉俊林仰起頭,咧嘴笑了。

多聽聽孩子的解釋,讓孩子有辯解和申訴的機會,不僅僅是父母賞識孩子的體現(xiàn),更是孩子應得的基本權利,也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做法。大人的主觀臆斷往往讓孩子的真實想法表達不出來,有一項調查顯示,“住口”是孩子們最不愛聽的話之一,所以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凡事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聽聽他們的想法,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然后再進行評判,才是好的做法。

家長不要小看某一次孩子的委屈,覺得無論給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他都犯了錯,還是要被教訓的。重要的并不是了解真相后決定教不教訓孩子,重要的是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即便是孩子也沒有隱情,就是把杯子什么的弄碎了,在懲罰孩子之前也要讓孩子把整個過程說出來,并詢問他的想法,這一過程其實是讓孩子充分體會到尊重,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反省,其作用要遠遠大于你大吼大叫地批評他。

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常有家長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先責罵一頓再說,孩子受了委屈有時會哇哇大哭,甚至會出現(xiàn)孩子不哭但是緊緊盯著家長的情況,這種情況更可怕,意味著孩子真是受了很大的委屈,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想想是否有哪些地方被忽略了,孩子是否有很多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我們打斷了,孩子需要這樣的平等與尊重。

有對父母工作非常忙,由于孩子即將升入初中,所以就將孩子的姥姥接來照顧孩子,孩子也很懂事,每天帶姥姥出去散步,看到這一幕,爸爸媽媽也終于放心了。

一天傍晚,媽媽下班回家,推開家門發(fā)現(xiàn)客廳里居然有五只黃色的小鴨子亂跑!媽媽大喊著讓孩子出來,訓斥道:“馬上就上初中了,弄這些東西干嘛,你不嫌臟啊?你不嫌丑啊?”孩子還未開口,媽媽又來一句:“趕緊給我扔出去,要不然晚上別吃飯?!?/p>

孩子一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把門的“砰”地一聲關上了。姥姥這時候走出來,說:“你別罵孩子了,小鴨子是我給孩子買的,而且也是學校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yè),說是什么觀察小動物,你不喜歡也不能罵孩子啊?!?/p>

媽媽推開房門,孩子正在哭泣,她將孩子抱在懷里,認認真真地道了歉,并承諾將小鴨子留在家里,孩子才破涕為笑。

當家長的有耐心很重要,面對孩子即便是再不滿也要耐下心來,在發(fā)火之前問一句“說說怎么回事吧”。家長要記住別把委屈留給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呵護、理解、尊重,說句不好聽的,連犯罪嫌疑人都有上訴的機會,為什么我們的孩子卻沒有?當孩子被迫承受了大人施加的委屈時,他無從選擇和宣泄,就會壓抑在心中,自我消化。沒有任何生活經(jīng)驗的孩子,會非常容易走進心理的死胡同。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被人打斷會不會不爽,在想說話的時候沒人聽會不會不爽,既然如此就不要強加給孩子。我們在任何情緒下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的真誠,給孩子一次解釋的機會,寬容他一次,讓孩子把話說出來,這正是在給予孩子平等的尊重,這樣的認可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所以,多聽聽孩子的解釋,讓孩子有辯解和申訴的機會,不僅僅是父母賞識孩子的體現(xiàn),更是孩子應得的基本權利,也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當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急于作出判斷和下結論,而要首先傾聽孩子的解釋,這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